大 創 實 驗 室

更多內容請聯系我們

機器人科技教育需要各方共同推動

發表時間:2018-02-01 09:31網址:http://www.taozhuangwang.net

如今,越來越多的服務型機器人開始走入百姓生活,為人們提供著各種特色化服務。以機器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業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。“到2020年,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,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,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成為改善民生的新途徑……”

要發展人工智能,需從小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與技能。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》同時提出,要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人工智能的科普與推廣,全面提高全社會對人工智能的整體認知和應用水平。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,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,逐步推廣編程教育,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于樂的編程教學軟件、游戲的開發和推廣。

前一段時間在上海舉行的世界教育機器人大賽(WER)2017世錦賽上,山西省汾陽市禹門河小學機器人團隊技壓群雄,從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,一舉奪冠。成績來之不易,它讓人們看到了禹門河小學在機器人教育方面付出的努力。據學校負責人介紹,學校建校僅僅兩年多,卻十分重視科技教育。他們把科技教育納入學校教育范疇,通過積極打造多元文化課程、組建機器人興趣團隊、舉辦“小創客科技節”等形式,不斷豐富學生們的科技知識。

其實,近年來,類似這種在各類機器人大賽中獲獎的消息不少,但是多數機器人教育是由教育機器人企業在開展推動,少有學校熱心推動。

此外,據記者了解,機器人教育品牌繁雜,且自成體系,互不兼容,開放度較低。而且機器人競賽的組織形式,多數是由某些機器人制造商獨立或聯合舉辦。“以前,諸如滅火、足球、籃球、人形機器人障礙賽等比賽對所有品牌開放,現在則大多是品牌內的專項競賽,比較封閉。”這多少阻礙了機器人技術水平的提高。

不可否認,企業在機器人教育的初期起到了引導先行的作用,但是隨著機器人教育的逐漸深入和普及,亟須教育部門、教學研究機構給予充分的關注、支持與引導,也需要廣大中小學校真正重抓學生科學素養的早期培養。

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,我國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科學課。按照教育部今年下發的《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》,科學課的性質由“啟蒙課程”改為“基礎課程”。在教學內容方面,新修訂課標新增了“技術與工程領域”的相關內容,更加重視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、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,倡導探究式學習。從“啟蒙”到“基礎”的一詞之差,科學課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。而如何能讓科學課更深入地開展,便是各級教育部門及教育工作者今后共同面臨的課題。

可現實情況不容樂觀。據了解,多數中小學的科學課老師由計算機課老師兼任。而且人員少,精力散,能力有限,經費、器材、場地投入均不足,科學課的教學與質量難以保證。

對此,有專家表示,需要加強對中小學科學課教育的投入,努力提高專業教師隊伍質量。此外,學校應該多設立類似機器人創客這樣的社團,讓更多的學生早日接觸并了解機器人。借助社會力量,加強合作,辦好科學課教學,鼓勵社會組織參與到學校興趣課的建設當中去。

關于更多機器人教學與科研信息,請登錄中科四平官網www.taozhuangwang.net?

網站新工科banner.jpg


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舜華路750號大學科技園北區3號樓
服務熱線:13256445996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www.taozhuangwang.net